查看原文
其他

国庆档哪个电影最不烂?

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-03-29

喜马拉雅/爱发电APP关注 深焦Radio
苹果播客/小宇宙订阅 深焦DeepFocus Radio

---




国  庆  档

个人-集体-国家



文/深焦编辑部


作为今年第一个电影旺季,国庆中秋双节为2020年全年票房助力良多:截至目前,今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三部国庆档电影,分别是《姜子牙》《我和我的家乡》以及稍早前的《夺冠》。有趣的是,三部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个人-集体-国家的价值探讨,效果也是不尽相同。


三部电影当中,受期待最高的肯定是《姜子牙》。凭借去年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积累起来的口碑,《姜子牙》上映短短4日票房就已经逼近10亿。不过,由于影片本身素质问题,目前该片票房增长和排片占比都呈明显下降趋势,开始让位于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。


总结而言,《姜子牙》一片的核心命题和底层价值在于“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”,不过,这个“电车难题”千百年来都存在争议,所以很难在大众之间寻找到最大化的认同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《姜子牙》和彩条屋同门《哪吒》之间有本质区别:《哪吒》所强调的亲情友情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价值。也正因如此,尽管《姜子牙》在视效层面可谓无懈可击,但却从根本上很难具有《哪吒》那样的商业价值。


《姜子牙》 剧照


当然,《姜子牙》的问题还远远不在于价值层面,其创作本身就存在巨大问题。全片结构模糊,台词生硬混乱,几乎没有两句连续的台词是真正连贯的,其所呈现出的状态不是剧本创作能力的缺乏,而是基本语言能力的缺乏,无论是儿童向还是成人向,这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都是极其致命且无可挽回的,不仅让各种各样的视听手段无所依凭,也让混乱的文本进一步跳跃、破碎以至失效。


反观国庆档的另一部电影《我和我的家乡》,在视听层面可谓平平无奇,但在底层价值层面却是统一的:家乡变化大,祖国真美好。相比《姜子牙》,《家乡》至少目标受众是明确的,而在表达方式和逻辑上,五个故事各有不同(水平能力也见参差),不仅凸显出每个故事编导背景和思路的不同,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目标观众群体,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。


《我和我的家乡》 剧照


事实上,越从人物本身出发的故事是越动人,越意识形态先行的故事越无效。徐峥和范伟所塑造的乡村教师形象是一个极端,几乎完全排除了意识形态的外在干扰,而是去强调人的奉献精神,由于他们并没有在奉献/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强行建立连接,其所表达的内容反而更加深刻、必然且现代。


在影片最重要的段落中,范伟重回乡村街道,发现现在“一夜鱼龙舞”的小镇街道和当时的小巷的石板路已是截然两样,蒙太奇所实现的对比一方面委婉地诉说出故乡/国家的巨大变化,另一方面也在揭示范伟所饰演的乡村教师内心的巨大的心理危机,这种怀旧感伤被打碎后的精神重建和自我和解,无疑是矛盾、丰富而动人的。乡村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也令人动容,在结尾,教师看到了黑色过去退去后的色彩;这里有属于角色的高光时刻,也是真正属于人的情感。


《我和我的家乡》 剧照


相反,闫非、彭大魔和沈腾所塑造的扶贫干部属于另一个极端,且不说诸个喜剧点是否可信、能否真正构成喜剧,影片两次对伟大时代的强调(5G基站被发现、被发现的“主席台演讲”)就已经让这一段落完全陷入到传统的宣传策略当中:尽管是以开心麻花的方式,看似令人“愉悦”地拧巴了一下,最终效果仍然让人生厌。事实上,影片在这两处实现的对观众和国家的双重谄媚与B站的“后浪”并无实质区别,这种做法是否真的能在观众与国家、“个人价值”和“伟大时代”之间建立起有效连接,同样令人生疑。


应该说,《夺冠》可以说是国庆三部商业大片之中最调和、最平衡也最值得书写的一部电影。《夺冠》中最重要的一场戏是郎平的闪回,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:她回到自己年轻时的训练场地,在一片空无之中,她看到了个人的经历,陷入了自己的过去,整个环境之中充斥着对友情、团队、热血、激情的怀恋,这里面当然有对国家的感情和包袱,但陈可辛的处理是含蓄而暧昧的,让你始终很难分清其所怀恋的究竟是个人的音容笑貌、集体的共同打拼还是对国家的深刻感情,我们始终很难辨明这些情感究竟是在体育的内部展开,还是远远超过体育来到了另外一个层面。


《夺冠》 剧照


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郎平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其他人,她只是看到了自己,也正是在这场戏里,郎平这个人物出离了扁平,不再是“口号式”的,因为她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集体,甚至也不必然属于从个人到集体之间的转化,其对体制的观点复杂而含混,这种体认造就了她的改革计划:不仅仅表征着新与旧的交替,也并不是全无保留的彻底颠覆,更多地具有郎平的特点而非单纯的照搬国际通例。在这里,笔者更愿意把这种混杂的心态解读为一种“香港性”: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、主观还是客观,郎平之于中国女排,都与香港之于中国、陈可辛之于《夺冠》背后的大陆院线有着惊人的相似性。


举例而言,我们能看出陈可辛在片中具体呈现了三种赛场教练风格:一种是袁伟民-陈忠和式的,以国家和集体荣誉激励队员;一种是郎平-美国式的,宣扬比赛胜利完全是“属于你们的”;最后一种是郎平-中国式的,基本去掉所有情感表述,而是专注理性分析赛场情况,让每一个球都更加具有针对性,以变幻莫测的方式换人,使得整场比赛不再仅仅是排球队员身体展演,而更多地体现出教练在赛事背后的操作和控制。通过这种呈现方式,陈可辛试图跳脱对教练风格、教练与体制之间的刻板关系,重新确立个人和团体在排球中的对等而非替代关系。


《夺冠》 剧照


当然,电影并非完美无瑕:我们希望看到的更多是比赛之下发生的故事而非之上,全片用大量篇幅去呈现历史比赛本身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做法。从这点上看,2016年由阿米尔·汗主演的《摔跤吧!爸爸》仍然是体育片中的典范。尽管如此,怎样可以不谄媚地进行价值表达,怎样将创作者对价值的思考灌注在细节之中,用人物的复杂心理叙说真实,《夺冠》仍然做出了一个不错的榜样。



编辑:电 车


豆瓣 @Lution


 

-fin-

往 期 内 容

《七人乐队》入围今年戛纳,他却已经不在人世

故乡是回不去了,电影才是我们的归途

重要的不是金狮,更不是国籍,而是电影本身

极致浪漫の男人——制霸日本影坛三十年

追求坚守而非梦想,《乐夏2》因此撕裂

作为物理博士,《信条》让我受到了侮辱

李小龙的遗稿,HBO 搞成了一部华裔黄暴剧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